公司新闻
首页» 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西农认证中心助跑 “朱鹮之原,有机洋县”
 

西农认证中心助跑 “朱鹮之原,有机洋县”

作者:颜廷婷         发布日期:2022-10-09     浏览次数:

     

   

一、总体情况介绍

陕西省洋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闻名世界的“朱鹮之乡”,自1981年发现朱鹮后,县域内全面禁用农药、化肥,不准开矿、不办化工企业。面对县域经济落后、矛盾频发的现状,如何走出低谷,缩小差距,成为压在洋县每位领导心头的巨石。这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认证中心(以下简称西农认证中心)来到了洋县,带来了有机产品认证政策,提出了大力发展有机产业,化局限为机遇的崭新思路。2005年10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朱显谟、李振岐等院士向陕西省人民政府建议,在洋县建立有机产业基地。西农认证中心及时组织专家实地考察,很快与洋县人民政府达成共识,建立有机专家工作站、设立有机“产学研”基地,开展有机生产技术培训,帮助企业提质增效、降本减负。经过双方17年的通力协作,洋县有机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蜕变。目前,全县有机基地15.1万亩,居全省第一,打造了“朱鹮之原·有机洋县”、“洋县黑米”等区域公用品牌,带动1.5万户脱贫,实现产值13.3亿元。有机种养、加工与生态旅游相融共生,三产比例由23:44:33优化至21:43:36。有机产业已成为洋县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主导产业和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引擎。

二、创新亮点

1.以有机产品认证为主要抓手,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

创新扶贫模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在西农认证中心建议与推动下,洋县组织有机企业构建“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合作机制,带动脱贫群众形成利益联结机制。

抓标准人才,全力推动乡村振兴。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设本科课程《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培养乡村振兴紧缺人才,为洋县搭建有机人才梯队;积极吸纳农业专家教授成为检查员,打造专业有机认证服务团队。制定陕西省乡村振兴标准,规范有机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设与运行。

2.运用有机产品认证,推动区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理论先行,规划指引,质量发展。西农认证中心根据当地农业生产以水稻-油菜轮作为主的特点,研发有机农业微生物农药应用技术、有机谷类作物产品质量特性、有机水稻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编制有机水稻和油菜种植示范基地总体规划,推动水稻和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基地扩规模,突特色夯基础。西农认证中心重点在“米、果、菌、药、畜”等洋县骨干产品上,开展有机产品认证,认证产品种类多,面积大,夯实发展基础。

3.发挥有机产品认证作用,推动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发展与保护并举。西农认证中心以有机产品认证为媒介,将洋县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发展优势,有机产业做强做大的同时,国宝朱鹮野生种群繁衍壮大,森林覆盖率提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技术支持,对口帮扶。 西农认证中心致力于有机生产技术推广应用,对口帮扶洋县企业,在植物保护产品、土壤培肥等投入品上规范企业操作,保持农业系统的平衡,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4.以有机产品认证为纽带,推动有机产业上下游、产供销协同发展,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种养认证,双驱驱动。西农认证中心以有机种植为切入点,形成水稻-大米,油菜-油菜籽-菜籽油特色产业,引领有机鸡、鸡蛋、猪的认证,填补了陕西省空白。

种养加联合认证,打造全产业链。有机深加工产品的认证,有效配合洋县工业园区建设,打造有机产品供给基地、有机食品基地和集散中心,,产供销协同发展,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5.优化有机产品认证服务,提升服务企业能级

组建有机专家工作站。在西农认证中心的建议与推动下,洋县聚焦全县有机产业发展,打造院士专家工作站品牌,建立洋县有机产业专家工作站,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人才支撑。

设立有机“产学研”基地。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有机实习基地,精准对接企业,培育有机产业人才,实现“校企合作、产学共赢”。

开展有机生产技术培训。定期邀请专家教授开展技术专题培训,推广有机生产新方法、新技术;针对县域特色产业,开展专题培训,为洋县有机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著书立说提升有机理论。编著书籍《有机产品认证简明手册》,指导有机产品认证,并成功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研究探索有机运作机制、有机栽培技术、病虫综合防治方法,引导洋县由有机大县向有机品牌强县的迈进,论文相继发表在期刊杂志上;编制多项地方标准,推动洋县有机生产标准化。

6.加强田间地头、企业一线帮扶,为企业提质增效、降本减负

专家产地行,一线帮扶企业。西农认证中心专家常驻洋县有机工作站,帮助解决有机生产、认证过程中的问题,为企业提质增效、降本减负,提升了中心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准。

田间地头交流,现场指导。通过“理论+实践”模式,更多地深入田间地头,教传生产实操技能,完善有机生产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理论,学术论文成功发表在中国标准化和陕西农业科学等学术期刊上,助推有机生产高质量发展。

规范运作,提质增效。开展有机生产体系培训,助企业形成完备的生产、加工、营销、监管、追溯等产业运行体系,促进有机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工作成效

1.有机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2021年,为洋县认证有机企业38家,产品100余种,15.1万亩,产量3.8万吨,畅销北上广深,远销日本、美国和港澳台地区。

建成有机示范基地10个、有机加工示范生产线10条,“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合作机制,确保1.5万户脱贫群众持续增收。

本科课程《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累计培养有机人才300余人;具有教授等高级职称的检查员16人,涉及农学、园艺、植保、食品、生命科学、畜牧兽医、资源环境、人文及经济管理等领域,专业对接乡村振兴。

2.突出特色,打造有机品牌,区域特色产业持续发展

催生了水稻-大米,油菜籽-菜籽油有机品牌发展战略,打造了“朱鹮之原·有机洋县”、“有机洋县·朱鹮代言”、“食补国宝·洋县黑米”区域公用品牌3个。

建成平川有机粮油-蔬菜,丘陵有机果品-薯类-养殖,山区有机中药材-经济林木等特色产业带3个;有机食药制造、酒水饮料、农副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链3条。

3.实现了生态与经济双赢,发展有机与保护环境并举

有机产业持续发展,洋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8.9%,濒危国宝朱鹮由7只繁衍至5000多只,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实现翻番。

4.种养加集群化认证,三产深度融合,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形成有机稻米-有机中药材-红色旅游结合的4A华阳景区,有机稻米-有机梨及油牡丹-休闲观光结合的4A朱鹮梨园景区,有机稻米-有机果-蔡伦纸文化相结合的龙亭田园综合体,三产比例由23:44:33优化至21:43:36。

5.优化有机产品认证服务,提升服务企业能级

邀请专家600余人次,开展有机培训3000余人次。依托有机专家工作站,洋县共注册有机商标6大类80多种,实现产值13.3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0.5%。

出版书籍《有机产品认证简明手册》,发表有机研究论文10余篇,制定陕西省、地方和企业有机标准5项,增强有机认证服务能力。

6.加强一线帮扶,认证企业提质增效、降本减负

定期组织农学、植保、食品、经济管理专家产地行、一线帮扶企业,教传生产技能,解决科学精准施肥、病虫绿色防控、成本管控等问题。

每年开展2-4次有机生产体系培训,促使黑米酒业、谢村黄酒、双亚粮油、永辉农业、志建药业、康原薯业、白云农业等企业完善有机体系,完备有机产业体系,实现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实践证明,西农认证中心助力洋县发展有机产业、打造朱鹮品牌,是立足洋县实际,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推进县域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长效路径。


编辑:杨舒影     终审:杜军宝

杨凌农科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Longkind Holdings Co. ,Ltd,Yangling,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电 话:029—87091271  传 真:029—87091272  地址: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杨凌大道种业国际大厦14层

网站负责人:薛新科  网管员:杨舒影